中港运输
中港物流运输
中港物流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公司新闻 > 东胜动态

20年来最好的中文网络小说,终于拍成电影要上映了

责任编辑:东胜物流  发布时间:2017-07-10

有一部小说,源起自网络,却在我及众多80乃至90后的心中,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,还是现今网络文学,乃至整个网文文化的启蒙者。

它就是今何在的《悟空传》。

《悟空传》的创造者,今何在

《悟空传》的小说,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在新浪网的“金庸客栈”开始连载的。那时大家都还混迹在BBS论坛,而《悟空传》中那种恣意妄为的笔法,几乎填补了那个年代青年们关于斗战胜佛的所有想象。

2000年前后的这个节点,也刚好是《大话西游》文化在内地达到顶峰的时候。《悟空传》对《西游记》的颠覆,大量“无厘头”式语言和“解构式”黑色幽默的运用,明显受到了《大话西游》的影响。

更巧的是,当时新版《西游记》也在电视台开播了。不过这也并非纯属偶然。据今何在自己所说,他看了新版的西游后,觉得与老版相去甚远,才萌生了自己来写一个西游的想法。

不过,据当年混过客栈的老炮儿说,其实还有另一个颇带浪漫色彩的说法。

当年,金庸客栈上有个笔名为“紫霞”,真名为顾湘的作者,以“大话西游”的笔法写了一系列重构《西游记》的小说(后结集为《西天》,一度绝版,近年又重出新版了)。

今何在看后,抱着一种文人竞笔的心态创作了《悟空传》。他当时在论坛里被人称作“猴子”。“猴子”和“紫霞”,两相呼应,让人不免浮想联翩。

《悟空传》的第一个版本,出版于2001年4月。当时“网络文学”对于传统编辑来说,是新的事物,因此内文根本不知道怎么编辑,整本书就像是随便打印出来的一样。简陋却熟悉的封面,重点在于青春

《悟空传》真正让无数书迷为之狂热的,其实还是埋在那戏谑式语言下面的,关于反叛与寻找自我的主题。

今何在说过这样一句话,“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”。

唐僧师徒四人,明知前路“天命已定”,却仍然上路。

人生不就像西游一样吗?人一出生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。人生的价值,就像是在路上寻找西经的过程。以此为出发点,“反抗天命”和“寻找自我”成了今何在《悟空传》的两个基调。

《悟空传》的电影延续了原著中被着墨颇多的两对人物:悟空和阿紫,天蓬和阿月

这两段感情戏,一方面展现了人物的成长,另一方面也串联起了整部影片反抗基调的主线。

阿月(郑爽)与天蓬(欧豪)

彭于晏本身带有的桀骜气质把悟空这个角色诠释得比较到位。

悟空首次登场时,电影还借用了《红楼梦》中王熙凤登场的“侧写”手法——通过阿紫等人的视角,电影铺垫了除了多角度的侧面描写,却唯独不让我们看到悟空的脸。这种做法,让这个已在银幕上出现太多次的角色,保留了些许神秘感。

彭于晏饰演的悟空是电影的一大看点

余文乐饰演的杨戟,则相比原著,作出了较大调整。

半人半仙的杨戟是一个很悲剧的角色。他既是天庭秩序的维护者,又是被利用者。夹在多股力量当中的他,想要升仙劈山救母,还想要保护阿紫。

杨戟的复杂性,导致他对悟空的态度,处于摇摆不定的暧昧状态。他们之间的对抗关系,也在影片的视觉呈现上,成了最直接的矛盾。影片中几乎所有重头的打斗戏,都是因这两人而起的。

余文乐饰演的杨戬,此时的他,还未打开天眼

不得不说,《悟空传》的视觉效果,算是超出了国内同类奇幻类大片一大截子。特别是影片最后,悟空觉醒与杨戟一战。金箍棒蜕出原貌,杨戟张开天眼,画面效果简直燃爆。

而在视效之外,《悟空传》对整体节奏的处理也参考了好莱坞大片的叙事模式。

由于小说里已经有对前世今生的涉及,《悟空传》的电影版把故事分成了天庭——人间——天庭三个段落。对应的,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也在这三个段落中展开出对抗——合作——对抗的进程,颇有些三生三世的味道。

影片中用来逗乐调节奏的喜剧角色,卷帘

细想之下,这算是个比较有意思的设计。

在天庭的时候,悟空、阿紫、天蓬、阿月和杨戟都是神,比较难有更进一步的行动。而当他们落入人间,失去法力以后,这帮神仙就成为了“人”,矛盾才能进一步展开。

人间的一段戏,比两段天庭的故事要动人很多。

在人间,每个人都脱离了神的无情无义:失去母亲的杨戟遇见错认他为儿子的疯老太太;阿紫给悟空围上了紫色围巾;天蓬和阿月重新合并了星石。

阿紫在和猴子的相处中,渐渐喜欢上了他

褪去了神的法力的他们,仍然是村民们眼中从天而降的众神,要带领他们对抗妖云。但在人间的这种暂时性自由,倒头来只是让他们真正认识到“天命难违”。

也只有在这时候,重回天庭的他们做出的反抗,才真正具有反抗的意义。

《悟空传》其实是一本是很难改编的小说。它有很重的文艺气质,时间线和主角随意切换,还有很多意识流、碎片化甚至是哲学性的笔法。

可以说,《悟空传》并不拥有成为一部商业片的基底,因此在将它改编成面对市场的电影时,片方肯定是要做出取舍的。

《悟空传》中的反派人物,天帝

电影《悟空传》并没有走原著中多主角多线的叙事方式,而是采取了多主角的单线叙述。

影片只选取了小说中的一小段故事,加入了大量的打斗戏。唐僧、白龙和沙僧的故事都被删去,甚至连取经之路,都还没有在影片中展开。因此,它其实只是西游之路开始前,对人物前史的一个片段式刻画。

这倒是个符合市场商业思路的选择。相信没有读过原著小说的观众,不太会拒绝这样的讲述方式。但原著党,难免会有些失望。对他们来说,《悟空传》的意义,远远高过一部讲叛逆,讲热血的奇幻巨制。

有读者甚至在解读《悟空传》时,甚至想到了弥尔顿的《失乐园》。因反抗而失去花果山的猴子,对应着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;而漫长的取经路,则对应着他们在人间的经历。

《失乐园》是一部长诗,它讲述了人的原罪与堕落,诗中的叛逆之神撒旦,因违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,却并不屈服,为了复仇,他后来又返回伊甸园,这个和《悟空传》中的魔王很接近

影片的最后,彭于晏第一次真的以“猴子”的形象出现,而结尾出现的经典台词,无疑是在揭示,悟空的旅程才刚刚开始。

“ 我要这天,再遮不住我眼,

要这地,再埋不了我心,

要这众生,都明白我意,

要那诸佛,都烟消云散!”

所以《悟空传》这部电影,不过是今何在西游故事的一个开头。这之后的续作,也许藏着更多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故事。